城市作为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集中地,集聚了众多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元素。旅游是居住在不同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流、参与精神文化活动、实现在地文化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以旅游为目的的体验使城市发生创造和再创造,游客和居民的共存、城市空间所发生的创新实践深刻地影响了城市更新。文旅融合不仅推动了城市更新,同时城市更新也有助于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繁荣,二者形成了相互渗透的作用模式。
一、文旅融合与城市更新的互动与机遇
1. 文旅融合与城市更新:相互促进的交互关系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对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美国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将城市视为“文化的容器”,强调城市不仅仅是“建筑物的集合”,更是“文化的归极”。城市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功能城市到文化城市是国内外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过程的共识。文化在城市更新中扮演重要角色,正是文化元素的牵引、渗透,才能将城市过往的设施、空间与记忆,传承并且活化到满足现代生产生活需要的新功能、新产业、新场景。
文旅融合的发展提升了城市更新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机遇。在城市改造过程中,这种融合促进了文化的延续、传承和创新,推动城市的设施、空间及集体记忆转化为独特的文化符号,并通过各种文化传播手段深刻影响公众认知。同时,城市更新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系统性支撑,历史建筑、人文资源等城市资源,通过活态利用、功能整合和现代化展示,被赋予新的生命,使得城市的文化精神被广泛弘扬。基于此,文旅融合与城市更新的互动形成了互促共生的良性循环。
2. 消费复苏与旅游迭代:城市更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出弱复苏的发展态势。在弱复苏的预期下,文化和旅游消费成为引领消费复苏的先锋领域。无论是2023年法定长假国内出游人次与旅游收入,还是各平台旅游产品与机票酒店预订量,多已恢复甚至超过 2019 年同期水平,且2023 年以来整体呈现持续走高态势。旅游业成为经济复苏的主力,对当地经济复苏、提升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牌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国内旅游产业面临需求侧变革所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传统旅游业已不能适应日益迭代的消费习惯和出游方式变化,游客对目的地服务产品、环境氛围、文化体验、小众个性等方面的要求持续提升。以city walk的兴起为例,游客对于在地文化的真实性体验和城市景观深度探索的需求愈加强烈。
3. 文旅赋能与遗产保护:城市更新的政策导向
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城市更新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在城市更新中发展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在城市更新、社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预留文化和旅游空间”。《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 年)》提出,要实施文旅产业赋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指导推进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在城市更新中,只有持续加强对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老旧厂房等的保护利用,拓展城市文化和旅游空间,才能让城市更有内涵和品质,更好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二、文旅赋能城市更新的作用机制与典型模式
文旅融合赋能城市更新的作用机制可总结为层层递进的3个层次。第一层是基于同源情感的三重锚定。文旅赋能城市更新的第一要义是找到本地文化符号、城市历史记忆与旅游吸引物三者之间的结合点,使之在时空维度上有机融合,形成唤起群体共鸣的同源情感锚定点。这种融合促进城市更好地传承过去的物质遗存、空间和记忆,并使之活化为满足现代生产生活需求的新业态、新空间和新场景。第二层是基于消费连接的融合业态创新。通过将文化、旅游资源和商业、城市元素在消费的时空界面中相互联系,形成多元融合的产业形态升级和消费场景创新。第三层是基于跨界融合的社会空间体系构建。通过将公共文化空间、产业空间和多元载体有机结合,形成商区、景区、社区、街区融合共生的更新机制,打造生产生活一体、居民游客共享的多元社会空间体系。
围绕如何激活文化和旅游资源赋能城市更新,国内外城市进行了大量探索,形成了诸多发展经验。大体来看,主要有如下3种典型模式。
1. 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模式
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记忆和灵魂,也是城市的独特标识。在城市更新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负责,也是对未来的投资和创新。通过对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风貌等进行保护性修缮、活态利用、功能融合,可以延续城市的文化根脉,弘扬城市的文化精神;同时,也可以为城市提供丰富多样的文旅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文旅需求,提升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
浓缩了千年广府文化的广州市荔湾区永庆坊始建于1931年,拥有广州最长最完整的骑楼,集聚了一批粤剧曲艺、西关打铜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荔湾区将历史原址作为时空锚定的载体,在旧城改造时遵循“修旧如旧、建新和谐”的改造理念,通过对文化符号、老城记忆的创造性转化,实现历史文化与现代表达、乡愁记忆与群体共鸣的同源共振。永庆坊以潮流风尚×文化艺术实现业态创新,集聚了创意社交空间、潮流live house、文化主题餐饮等新型消费场所,以及华光师傅诞、咏春文化节、荷赛摄影展等艺术与文化活动,塑造出老西关复合多元的消费业态。随着日均人流由千人级升至万人级,如今的永庆坊不仅是居民日常生活与文化交融的空间,更是一处极具历史性与现代感的人文生活特区和游客聚集地。
2. 工业遗址、老旧厂房的转型模式
工业遗址和老旧厂房的转型,以尊重历史原貌为出发点,通过空间重塑和功能提升,创新复合型产业形态、连接消费场景,打造充满吸引力和活力的城市文化旅游体验,促进工业遗产和老旧建筑的有机更新。这一过程强调园区与商区、社区和街区的融合共生,以及文化生产、商业消费与城市生活的统一。
英国曼彻斯特作为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从深陷后工业时代阴影的“仓库城市”到成为英国文化媒体中心的创意现代城市,实现了文旅产业赋能工业遗址更新的华丽转型。曼彻斯特以文化和经济的交融为定位,在保留原有工业遗址原貌和摇滚精神的基础上,改造建成了托尼·威尔逊广场、HOME文化中心、惠特沃斯美术馆等一批文化创意空间;同时,浓厚的创新创意氛围也加速了游戏、动漫、数字营销等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此外,曼彻斯特的城市更新强调产城融合,突出复合空间开发。例如索尔福德媒体城中的学校、公寓、酒店和娱乐设施将城市功能、产业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高度融合,形成了生产生活、游览娱乐为一体的多元城市空间体系。
3. 社区、街区、商圈的迭代模式
老旧社区、街区和商圈记录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印记和真实生活面貌,既是本地人记忆的载体,也是游客获得最真实体验、产生文化共鸣的场景之一。随着游客出游习惯和消费需求的转变,更多游客主动深入城市景观当中,具有步行性和慢生活特色的社区、街区、商圈逐渐成为游客和居民共享的多元空间。因此,如何抓住文旅赋能的机遇、推动其迭代升级,也是近年来城市更新面临的重要命题。
成都猛追湾老城区的更新改造,坚持“修旧如旧、产业活化、有机更新”的原则,通过重新审视老城区的文化内涵,以“绣花功夫”代替“大改大建”,在尊重原貌的基础上,塑造出“跨界、精致、融合”的新街区形象和时尚艺术地标。其具体做法有三:一是保留街区的老牌底商,并对其进行软硬件的针对性升级;二是招募年轻化品牌入驻,孵化片区网红属性,形成“新老同框”的社区商业画卷;三是充分发挥该区域的滨水特色,通过改善水岸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并吸引年轻人回流。以此打造出一个既保留历史记忆和文化生活气息,又充满创意与创新活力的跨界融合商圈,有效提升了社区活力和城区吸引力。
三、文旅赋能城市更新的发展建议
城市更新需要尊重历史传统,同时保持人、地和文化的紧密联系,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挥文化和旅游产业对城市更新的持续推动作用。
一是注重本源性——确保“有根”。文化遗产在保护历史记忆、强化身份认同和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一方面,要突出文化深度与特色,强调深度挖掘和应用本地独有的文化资源,使之与城市的文化氛围相契合;另一方面,要强调原创性与独特性,满足公众对新奇、个性化和独特体验的需求,避免千篇一律和同质化,鼓励原创性思考和独特性设计,将其融入城市的有机更新中。
二是强化感知性——确保“有魂”。首先,要为游客提供文化获得感与体验感,游客应能够从内容、产品、空间及服务等维度真实地感受到文化的融入。例如IP孵化中应融入富有文化特色的元素、故事性和价值认同,景观设计应注重美学和氛围的打造,服务方面应提供标准化或个性化的选择。其次,城市更新应更多地与人、物、日常生活相融合,实现从概念到生活的转变。
三是秉持长期视角——确保“有效”。文旅赋能城市更新,是在深耕和凝练在地文化的基础上,久久为功不断积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要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打造主客共享的空间,构建宜商宜游的城市空间,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活力,既提升了本地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又满足当下游客对更有深度、更有温度的高质量旅游体验的追求。
官方微信公众号 |